寶寶感冒發燒咳嗽要不要打針?看懂這兩點就知道了!
秋冬換季之時,早晚溫差大,空氣乾燥,正是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的季節。幼兒體質差,免疫力低下,更容易中招。兒童門診多了不少感冒、發燒、咳嗽的小朋友。那麼,這些寶寶需不需要打針輸液呢?
大部分兒童門診的兒科醫生針對小朋友感冒發燒的問題,除非已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例如肺炎,一般都是不建議打退燒針或者輸液治療。主要原因如下:
退燒針成分不適合孩子用
退燒針基本分為三大類:氨基比林系列、賴氨匹林系列、地塞米松。
氨基比林會引起白細胞缺乏,很多發燒的寶寶白細胞會偏高,但同時意味著免疫系統也在作戰。一針下去,白細胞少了,燒也退了,寶寶免疫力也歇菜了,有致死的風險;而賴氨匹林對于12歲以下小朋友使用容易造成驚厥、嘔吐,出現癲癇症。
而地塞米松是一種激素,主要通過降低體溫調節中樞的敏感性來起到快速退熱,缺點就是頻繁使用會破壞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前者會容易導致寶寶此後容易頻繁生病,後者會導致寶寶食欲變差,營養吸收不良,進一步削弱寶寶的免疫力。
輸液治療副作用大
目前孩子上呼吸道感染輸液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消炎針(抗生素,一般用生理鹽水稀釋),一類是葡萄糖溶液。首先寶寶發燒不需要打消炎針,不對症不說,還容易導致寶寶體內壞細菌產生耐藥性;葡萄糖一般是幫助寶寶補充能量,緩解感冒症狀。
但是輸液治療副作用大,輸液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遠遠高于口服給藥途徑。而且輸液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嚴重程度也會高于口服途徑,危重的可能會危及生命。所以,能夠口服搞定的絕不輕易輸液。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感冒發燒期間,出現吞咽困難(如不吃不喝)、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症狀時,才考慮靜脈輸入生理鹽水防脫水止瀉或輸入葡萄糖溶液補充能量。
寶寶感冒發燒如何用藥?
寶寶感冒發燒無論是口服中成藥、西藥都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不可以疊加用藥。以退燒為例,不能為了追求緩解寶寶多種症狀,將不同功效西藥(西藥和西藥之間可能存在成分相同的情況)或者中成藥同時疊加服用。因為疊加用藥雖然會更快緩解感冒發燒症狀,但毒副作用也會更明顯。尤其是幼兒肝腎發育不全,這對肝臟的傷害是巨大的。
不過很多寶寶在感冒發燒的時候確實往往伴有多種症狀,而西藥功效單一。小編給大家推薦以下衍生精製保嬰丹,不僅可以退熱,還能夠緩解寶寶痰多、咳嗽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