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年輕人「斷親」潮後,一批中年人卻「逆流」而動,主動攀親戚,這是為啥?
昨天晚上玩手機,看到有人拉我進微信群,群裡微信名很多不認識,一看群主,是我40來歲的表哥。
一進群表哥就開始發紅包,之後對各個微信昵稱「大姑」「姑父」地叫著,群名也改成了「親情群」。還在群裡各種耍寶,看各家什麼時間方便,想要組織一場家庭聚會。
表哥在我印象中一直沉默寡言,做事也不是那種長袖善舞的,怎麼如今像變了個人一樣?難道要——借錢?
我私信問他他否認,我就很納悶,說你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都已經開始「斷親」潮了嗎?你怎麼還著急「連親」,是不是年齡大了思想跟不上趟了!
誰料表哥神秘一笑,說我當然聽過「斷親」一說,以前我還就是那樣的人呢。但 年齡大了閱歷增多,覺得盲目「斷親」太傻,到手的好處硬是被斷掉了。
而且表哥還說,不光是他,他身邊一群跟他年齡相仿的,都在開始「連親」呢。
繼年輕人「斷親」潮後,一批中年人卻「逆流」而動,主動攀親戚,這是為啥?
從表哥斷斷續續給我的回復裡,我找到了答案。
◆一是為孩子
①為了給孩子找玩伴
表哥說現在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兩個孩子,孩子玩伴少,很是孤單。週末找同學玩還得考慮對方父母的時間,還不如跟家有相仿年齡孩子的親戚們重新「連親」。同樣是親戚,答應的幾率大,還能趁機互相走動,加深關係,豈不是一舉兩得!
想來也是,我目前在城市居住,我弟在老家,二姑家的表妹、大姑家的表哥也在老家,他們就經常週末約著一起出去玩,去河邊釣魚啦、吃燒烤啦,還發些照片到朋友圈。
看著大人圍坐一圈、孩子們在旁邊瘋跑瘋玩的畫面,我很是羡慕呢!
②可以給孩子提前鋪墊關係
表哥說,如今每個家庭只有一兩個孩子,顯得比較單薄,尤其是家有獨生子的,將來要是遇上事,連個商量的兄弟姐妹都沒有。
好在我們這一代還有表哥表弟、堂兄堂弟,互相遇上事了能幫一把,他就想讓他們的下一代也像他們這樣互幫互助。
但這不是想想就能成的,需要在童年就結下深厚友誼。
現在他找各種親戚連親,也是為了讓自己孩子跟親戚家的同輩孩子互相熟悉,將來孩子長大了,身邊沒有親兄妹,至少也有關係深厚的表兄妹、堂兄弟什麼的幫襯點。
◆二是為父母
表哥說,如今年邁的父母在老家,總是讓自己放心不下。自己在城市裡離得遠,父母有什麼頭疼腦熱的也不能第一時間在身邊,只能拜託離得近的親戚幫忙了。
現在他改變態度,跟年長的親戚們多走動,就是為了幫父母在親戚們面前增加好感分。
表哥這麼一說,我想起來我大姑姐的表現了。她在大城市上班定居,已婚未育, 這幾年親戚走得格外勤,這讓跟自己兄弟姐妹關係淡薄的公婆很是納悶。
據我公婆說,平時她也常在網上買東西送給姨啊、姑啊什麼的,讓公婆去簽收然後拿去送。
公婆曾揶揄她對親戚比對父母還用心, 大姑姐反駁說,她這是在為他們攢人情呢!
果然,某次公公摔倒,婆婆打來電話,還是早些年跟我們鬧翻了的姑父第一時間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說公公有中風前兆,幸虧送得及時,沒有什麼後遺症。
我不禁暗想,大姑姐提前鋪墊的人情果然有用。
【話題討論:你現在和親戚們聯繫還緊密嗎?是否同意以上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