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兒子意外清空爸爸購物車!31萬商品堆滿客廳「爸爸傻眼」媽媽一旁樂開了花,網笑:根本小臥底
因為網絡時代的普及,大家能夠很輕松就接觸到電子產品。 現在的孩子對于電子產品的熟練度,簡直比家長們還要厲害,讓人驚嘆孩子的學習能力真可怕。
因為孩子年歲小,使用父母的手機經常做出一些讓父母經濟損失慘重的事情,有的是打賞主播幾十萬,有的是充值游戲幣幾萬塊,這些新聞頻頻出現在大家的眼簾來,可是大家都只當做是笑話看看,直到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
現在的熊孩子簡直就是「作天作地」,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尤其是為了某樣東西,孩子能夠用哭鬧吵到父母妥協。
一位6歲熊孩子,趁著父母在看電視,拿著爸爸的手機在一旁玩耍,因為平時孩子就會一直拿自己的手機玩,所以爸媽都習以為常,繼續看電視。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但是在第二天開始,魏爸爸就開始陸陸續續地收到快遞簽收的信息,當時只是以為自己的東西到了,可是隨著短信數量的增多,魏爸爸才意識到不對勁,連忙打開app,結果進去就看到購物車空空蕩蕩的,直接花掉近7萬元(約31萬新台幣)。
發現有幾十個快遞在路上,不僅路上的快遞,還有很多已經被簽收的快遞,簡直讓魏爸爸頭疼不已。
看著送上門的快遞,其中就有很多媽媽喜歡的東西,因為魏爸爸準備給妻子一個禮貌,不成想被自己的孩子破壞了。
看著滿滿當當的客廳,魏爸爸簡直氣到頭疼,然而媽媽卻是十分的高興。看著孩子又懵懂無知,根本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于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明白,魏爸爸讓孩子把作業抄寫300遍。這樣的懲罰直擊痛點,能夠給孩子最刻骨銘心的記憶。
孩子犯錯,如何教育?
☆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孩子并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們的是非觀還在成長中,需要父母學會引導,帶領孩子走進正確的道路。
所以讓孩子學習意識到錯誤,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比起家長指出來,孩子自己察覺到錯誤是更容易讓孩子記住的。
☆ ☆ 讓孩子知道犯錯后的懲罰
有些家庭因為孩子小,在犯過錯誤后,家長會主動承擔錯誤,給孩子一種父母會給自己收拾爛攤子的認知。
每個人都要給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和家長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些事不是主動承擔就是為孩子好。
☆ ☆☆ 相信孩子
相信孩子能夠做好犯錯后的彌補工作,引導孩子怎麼做避免最大的損失。這些都是需要靠家長的幫助。
但是孩子習能力強,家長不用擔心孩子會一直出錯,只要告訴孩子相信孩子能夠完成這份錯誤的彌補。
結語
很多家長都會用手機、平板安撫孩子的情緒,這其實就是轉移注意力,并不是只有電子產品才能做到,家長可以找孩子喜歡的東西,轉移孩子的情緒,不要讓電子產品成為控制孩子情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