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花近700萬買九龍青花缸養魚,老婆心疼拿去鑒寶,結果樂開了花
有時候小編就會覺得很多事情都比較離奇,說出來大家可能都不願意相信,或者說大家覺得這個世界上的聰明人太多,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去做一些看起來很蠢的事情。在收藏界也有這種情況,有些人花鉅資買到寶物後,他們看起來並不特別珍惜,該怎麼用就怎麼用,就好像這些寶物是普通工具一樣。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個事兒就是上面說的這種情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寶物來歷
在這一檔鑒寶節目中,來鑒寶的是一位中年大姐,這位大姐帶來了一件很大的青花缸,這個青花缸看起來特別漂亮,而且缸身上還有9條形態各異的飛龍。因此這個青花缸又被稱為「九龍青花缸」,在青花缸的缸體上面,還落著大明萬曆年制的款,所以看起來這個青花缸是大明萬曆年間官窯產的九龍青花缸。
展示過手中的寶物之後,這位大姐就開始講寶物的來歷了,大姐表示這個青花缸是他丈夫花160萬(約合新臺幣696萬)買來,當初她丈夫是在一位魚友家裡面見到這個養魚用的大缸,只見了一次,這位大姐的老公就喜歡上了這口九龍青花缸,于是他就和魚友談妥價格,花了160萬(約合新臺幣696萬)把這個養魚用的青花瓷缸買回家了,把這口瓷缸買回家之後,這位大哥繼續用這個九龍青花瓷缸養魚,大哥的老婆實在看不下去,只好拿著這個瓷缸上鑒寶節目,希望專家能夠判斷出這口瓷缸的真假,如果是真品,這位大姐就立刻把這個瓷缸收藏起來,給老公買一個新魚缸養魚,如果是假的,那就讓老公繼續用這口瓷缸養魚。
專家鑒寶
說完寶物的來歷之後,這口九龍青花瓷缸也被送到專家席,由專家仔細鑒別。經過一番檢查之後,專家表示,從器型上來看,這口缸確實和萬曆年間產的九龍青花瓷缸很像,這種瓷缸是明代嘉靖萬曆年間最流行的瓷缸,這種瓷缸雖然比較大,但缸身比較矮,所以這種瓷缸做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養魚。從缸身上的九條形態各異的青花飛龍來看,這口缸確實是明代的產物,而缸口附近的大明萬曆年制證明這口缸是萬曆年間官窯產的真品。
寶物價值
因為這口缸是明代萬曆年間產的九龍青花瓷缸,所以這口瓷缸的價格還是非常貴的,而且這種瓷缸一般也都是供給皇族使用的瓷缸,所以這種瓷缸的價格一直都在150到200萬之間(約合新臺幣650~870萬),再加上這口瓷缸上面有九條形態各異的飛龍,所這口缸的價值會更高。聽到專家的評語之後,這位大姐一下子就樂開了花,在節目最後,這位大姐表示,回去後她會把這口缸收藏好,然後再另外給老公買一口瓷缸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