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嵗吳淡如低調10年首次「公開隱藏9嵗女兒小銀」清秀又爭氣,堅持「砸百萬默默行善」網讚:心地真的好善良
55歲知名作家吳淡如,憑藉著知性優雅的形象受到粉絲青睞,在文壇、演藝圈都擁有超高人氣!如今她雖宣佈淡出螢光幕,但時不時透過網路分享日常的所見趣聞以及其中獨到的見解依然經常引起話題,影響力不減。
近日她卻自曝有位養了10多年的「隱藏女兒」,讓許多網友嚇了一跳?
據《自由時報》報導,吳淡如10年前到越南旅遊時,第一次見到才9歲的「小銀」,很難想像...小銀住在沒有牆壁、沒有門的鐵皮屋裡,媽媽靠著賣魚、編織斗笠要養活一家四口,每月賺不到新台幣5000元...吳淡如見狀便決定資助他們,但她堅持有個「前提」!
吳淡如表示,她曾和小銀的媽媽約定,如果要讓家裡脫貧,一定要讓小銀上大學!「如果上了大學,第一年也絕對不能讓她去打工,一定要先把基礎的學習學好,只要長女好,全家就不會歪。」
低調幫助了他們10多年,如今小銀已經成為清秀可人的少女,小銀媽媽也遵守約定,即便家裡經濟困頓,也會讓她去胡志明市或台灣讀書!吳淡如開心地分享,小銀已經高中畢業,目前正積極在幫她找學校,學費也將全數由她資助。
「在艱難的環境裡功課還能突出,這有多難得。我們已經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但這些孩子可以。」吳淡如欣慰地表示,她已經助養台灣、世界各國的貧童很長一段時間,粗估花費數百萬元,如今美談再傳出,許多網友都稱讚:「心地好善良!」、「小銀好爭氣~」、「默默行善好暖。」
延伸:
正確的愛孩子方式是 教孩子獨立、成長,而不是把他們變成「金絲雀」,只懂依賴父母,或者變成高分低能兒。
為此,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會放手
很多孩子之所以沒辦法學會獨立,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這個能力,而是父母早在他們自己嘗試之前就幫他們把事情做好了。
孩子吃飯的時候,因為擔心孩子漏飯把衣服弄髒,所以直接端著飯碗喂孩子;
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因為嫌棄孩子穿得慢,所以自己動手幫孩子穿;
……
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怎麼能不依賴父母,學會獨立呢?
所以,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舉個例子,哪怕他們穿衣服的時候並不熟練,慢的讓你跳腳,父母也要耐心等待。對孩子要有充足的耐心,慢慢的,等他們熟練以後,就會對自己能獨立完成一件事情這件事充滿信心,不會再遇到事情就喊爸爸媽媽。
換言之,他們已經初步學會獨立。
2、講規矩有紀律,對孩子實施鼓勵教育
以吃飯這件事情為例,父母首先要知道,孩子是不會讓自己挨餓的,如果不吃正餐的話,他們就會在餓了之後找零食吃。
所以父母沒有必要在孩子不吃飯的時候追著他們喂,恰恰相反,父母要告訴孩子如果現在不吃飯,只能到下一頓飯的時候才有東西吃,中間不准吃其他東西,這是規矩。
除此以外,還可以用一些輔助手段,比如: 鼓勵教育。
父母要這樣對孩子說,「寶寶真厲害,竟然可以自己吃飯了」、「寶寶上一次吃飯的動作很熟練,可以再一次做給媽媽看嗎」。這樣的鼓勵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增強獨立用餐的欲望,以後也會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
總之,父母在家裡樹立規矩,教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系鞋帶、自己穿衣、自己吃飯。長此以往,他們就會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3、家長給孩子做示范
我們都知道,孩子是通過模仿去學習的,而他們在幼年時期模仿最多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對他們影響最大、最深的老師,因此父母要給孩子做好示范。
在做示范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精神狀態,你是興致勃勃還是無精打采的去做一件事情,將會直接影響孩子對這件事的興趣,以及他們會不會動手做這件事。
3、鍛煉孩子重複做某件事情
據說,人在21天重複做一件事的話,就會養成習慣。
以最簡單的穿衣吃飯為例,父母如果鍛煉孩子每天都自己穿衣吃飯的話,那麼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不會依賴父母。
雖然是簡單的小事,但卻是孩子獨立的開始。當他們享受到獨立的好處後,慢慢的他們自己獨立做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
4、讓孩子獨立思考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選擇陪著孩子一起學習,這是關心孩子的表現,但在另一個方面,這也給孩子獨立思考製造了障礙。
所以,不管是做作業,還是生活中出現了某個問題,父母要做的是讓孩子先獨立思考一段時間,然後再幫著他們想辦法。
這個時間是孩子獨立思考的黃金時間,也許他們自己就想出了解決辦法,並不需要父母干涉呢?
如果父母總是一而再再而三插手孩子的事情的話,漸漸的他們就會放棄自己思考,而思想上對別人產生依賴性的話,孩子就很難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
除此以外,在教育孩子獨立的時候,父母要做到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有些父母因為是第一次養育孩子,沒有經驗,所以會參考一些書籍,或是長輩的意見。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學東西不如別的孩子快,或者跟書上說的不一樣時,就會很著急,覺得孩子有問題。
其實並不是這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生長發育和別的孩子有細微的差別是在所難免的事情,父母實在不必過於在意。
比如:因為孩子三個月不會翻身、六個月坐不起來、兩歲還數不清二十以內的數字這樣的原因,懲罰孩子,這是很沒有道理的一件事情。
正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要孩子在吃飯、睡覺、走路這些基本的生理行為上和別的孩子相差不是太大,父母就不用過於緊張,順其自然就好。
要對孩子多一點耐心,不必非得強迫孩子在某個時間段一定要會做某件事情。獨立是順其自然,不是強制。
總之,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細心、耐心、有恒心,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