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讓兩個好女人,逼成了敵人
一個窩囊了30多年的女人,在缺席的丈夫和強勢的婆婆之間,決定反抗鬥爭……
Part. 1
收到一封讀者來信,看見很多家庭的縮影,覺得有必要展開說說。
信件內容如下:
娜姐,見字如面。
我結婚10年,有兩個孩子,大寶今年8歲,二寶今年3歲。
老公在外地工作,回來的時間有限,家裡大小事務,基本都是我和婆婆在照料。
婆婆性格強勢,我比較軟弱,家裡大事小事都是婆婆做主,小到孩子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菜,我都聽婆婆的。
我是公務員,在三線城市工作,沒有太大壓力,外人看來我兒女雙全,整天笑呵呵的,極少發牢騷,覺得我們婆媳親同母女。
其實,我也是有苦難言。
強勢的婆婆經常嫌棄我,吵我,我基本上不反駁,覺得老人給我看孩子,還照顧整個家,忍忍就行了。
再說,都是一家人,就算親媽,也沒有不吵女兒的。
想是這樣想,每當婆婆吵我時,我還是會窩一肚子無名火——我也很累,我也有情緒,我在單位也有很多委屈,婆婆總當著倆孩子的面兒,訓我像訓小孩一樣。
所以,婆婆吵我後,我實在憋屈得慌,就會對孩子們發火,或者打電話找我老公控訴一番。
我老公也心疼我,但他回不來,就敷衍地安慰我幾句。
看娜姐文章以來,我也複盤一下我的原生家庭。
我娘家母親也是性格強勢,經常抱怨嘮叨懦弱膽小的父親,經常因為家庭瑣事生氣。
年少時,我看到母親拉著臉就不敢說話,怕惹她生氣挨駡挨揍。
這就導致30多年來,我跟別人吵架的次數不超過5次。
因為性格懦弱,吵架時,我全身發抖,腦袋根本不會思考,只要一說話就會流淚大哭。
Part. 2
去年,因為工作變動,我從區裡調到了市里,工作一下子繁忙很多,壓力也增加好多,加班熬夜趕材料,是家常便飯。
婆婆不理解,我一回家晚她就吵我,我經常因此崩潰大哭。
時間長了,婆婆也知道新工作的性質和之前工作不同,漸漸接受了我回家晚的事實。
但是,每當我回家晚時,婆婆就會打電話催我:「為什麼還沒有回家?」
以至于,我看到婆婆的電話,心裡就立馬焦躁起來,為此工作已經出了兩個重大差錯。
與此同時,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婆婆的感受。
比如晚上,在單位加班,同事們喊我出去吃飯,我會考慮婆婆已經做飯了,出去吃她會生氣,就餓著肚子一直等到工作忙完,回家吃並不太想吃的婆婆做的飯。
還有,我用自己的工資買件衣服,也怕婆婆說不好看或者太貴什麼的。
我特別在意她的看法,但又討厭聽見她的看法。
一個月前,大寶要買小腳踏車,我給孩子買後,婆婆看見就劈頭蓋臉地吵我亂花錢,這麼小的孩子騎什麼腳踏車。
當時,有鄰居在我家裡玩,婆婆就一個勁兒在那兒說說說,說完孩子說我。
我也不知道怎麼了,感覺憤怒直往頭頂沖,自己根本沒法控制自己,和婆婆當著鄰居的面兒大吵了一架:「又沒有花你的錢!社區裡很多孩子都有小腳踏車,你憑什麼不讓買?」
鄰居一看我和婆婆吵開了,趕緊找藉口走了。
婆婆氣得三四天沒和我說話,我反而覺得很輕鬆,最起碼我加班時她不再催我了,也不再動不動就吵我了。
婆婆見我不向她低頭,就給她兒子哭訴,說她要回老家。
我老公趕回來,和我們倆溝通,主要是說我要體諒婆婆,不要給老人甩臉子。
我不知道哪兒來的勇氣,當著婆婆的面兒,又和老公吵了一架:
「你只會躲到外地享清閒,你根本不知道這個家多少事兒!你賺錢,我也賺錢,我付出的並不比你少!你給孩子開過一次家長會嗎?你給孩子買過一件衣服嗎?這個家對你不過是客棧!」
說完後,我自己都嚇了一跳—— 一周內,我發了兩次飆。
要知道,我之前從來沒有和家人說過這麼狠的話。
吵過後,我老公回工作地了,走時說他會和領導商量,儘量早點把工作調回來。
這兩天,我老公也沒有給我發資訊,我婆婆也像沒事人一樣,該幹嘛幹嘛。
我就特別害怕,特別自責,心想自己是不是太過分了。
其實,婆婆除了強勢,動不動就吵我,優點也很多,能幹,要強,不管是帶娃還是持家,都非常負責。
娜姐,婆婆這兩天不再吵我了,我心裡越來越沒底了,一直反思自己該怎麼樣做。
我要不要找婆婆道歉,和她好好溝通一下,讓她別生我的氣?
還是說,我就當這事兒沒發生,該幹嘛幹嘛。
我陷入了心理戰爭,求娜姐剖析指導。
Part. 3
以上為來信內容,以下為我的回復:
感謝信賴。
看完這封信,我有三句話要送給你:
第一句, 一個男人的缺席,讓兩個不是壞人的女人,變成了敵人。
你們這對婆媳,都不是壞人。
你的好,體現在,這些年,丈夫為了工作,不得不和你分居兩地,你一個人帶大兩個孩子,又當爹又當媽。
你的好,還體現在,知道婆婆是來幫忙,不管婆婆再強勢,再吵你,你都能隱忍,甚至連和同事聚餐,用自己的錢買件衣服,都要考慮婆婆的感受。
這看似是軟弱,卻有著同一個屋簷下,婆媳和平共處的重要原則:
換位思考,體諒對方的付出,在意對方的感受。
你婆婆也不容易。
她已經年邁,本可以像很多老太太那樣,遛彎旅遊打牌享清福。
但她知道,她必須犧牲自己的晚年,承擔起兒子缺席的那部分,維持你小家的運轉。
她脫離老家熟悉的人脈和環境,來到城市幫你持家看娃,內心也是有委屈和怨言的。
她動不動就控制你,苛責你,其實是她不得舒展後,內心焦慮的表現。
這些年,你和丈夫分居兩地的小家,能夠正常運轉,你能升職,兩個孩子健康活潑,婆婆的確功不可沒。
從這一點兒上說,我想抱抱你,也尊敬你婆婆。
你的隱忍和善良,婆婆的強權和霸道,是你們這個缺少男人擔當的小家,正常運轉的兩架馬車。
一個男人缺席的家庭,婆媳要怎麼相處呢?
這裡面,牽涉到一個主權問題——
Part. 4
我想對你說的 第二句話 是,不要打著軟弱的旗號,欺軟怕硬,忘記為你的主權鬥爭。
你和婆婆之間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你的過于懦弱,而是你的主權退讓。
這是你的家,你是這個家的主人,你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這個家裡的大小事不能讓婆婆說了算,而是需要你去決斷,去承擔。
你要理直氣壯地決定家庭的大小事務,而不是以一句「我軟弱,婆婆強勢,所以什麼都是她說了算」來當甩手掌櫃。
然後,又覺得婆婆迫害了你,並把這種受害者的情緒,再轉嫁給無辜的孩子。
那麼,最重要的問題來了:
你為什麼不敢當家做主呢?
僅僅因為婆婆強勢能幹嗎?
不。
是長久以來,你都沒有真正為自己做過主,更害怕為爭取主權、捍衛邊界和保護自己內心的感受,和任何人發生衝突。
這當然和原生家庭裡,母親的控制和苛責有關。
這也是很多自卑懦弱的孩子,過度隱忍的致命缺點。
但是,親愛的,你現在已經30多歲了,你有了自己的小家,你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你不能總是躺在原生家庭的床上,逃避當下生活的戰爭。
你要知道:
權力,都是鬥爭來的。
有些架,是必須要吵吵的。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你不允許,身邊人是沒法肆意傷害你的。
你看,當你真的像一隻勇敢的鷹那樣,張開翅膀,去為自己和孩子的權利而決鬥時,你發現,婆婆和丈夫都在調整策略。
婆婆縱然拿出了「呼叫兒子,要回老家,逼你就范」的把戲,但最終還是決定妥協。
吃定了每次衝突都該你退讓的丈夫,在你憤怒發飆後,也反思自己不能一味當甩手掌櫃,而是想辦法把工作調動回來,承擔起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這就是你反抗和鬥爭的結果啊。
也是你做真實的自己、捍衛自己的尊嚴後,家人對你態度的改變:
原來,你並不是窩囊蛋,你也有臭脾氣。原來,你不是只會讓步,你也會不滿憤怒。
這是值得祝賀的新開始。
但是,你反抗後,為什麼害怕了呢?
你之所以害怕,是因為30多年來逃避衝突的慣性,試圖把你再帶回老好人的舊路上,繼續當個軟弱的小丑。
不要向慣性屈服,要戰鬥到底。
但是,親愛的,當勇敢的自己,並不意味著一次次朝家人發脾氣。
有些架,必須吵,但很多事兒,不能總是吵。
所以,我還要和你說第三句話——
Part. 5
第三句話 是:面對家人,我們最該掌握的,是非暴力溝通。
適當的憤怒,是必須。
但一味的憤怒,就是愚蠢。
與相親相愛的家人相處,我們一定要學會 非暴力溝通:
不用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通過有效溝通,來達到溝通合作的目的。
非暴力溝通的關鍵,就是摘除審判的耳朵去傾聽 → 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 → 同時感知對方的需求 → 並積極提出解決方案,把期待轉化成行動。
以你給孩子買腳踏車這件事兒上為例。
摘除審判的耳朵,就是你自己要從「強勢的婆婆又欺負我」的思維裡跳出來,不要一聽見婆婆張口,就認定「她又嫌棄我」。
去傾聽:「婆婆為什麼吵我?哦,她擔心孩子騎不好,會摔倒,她還害怕花錢。」
然後,明確告訴婆婆你的需求和想法:
「媽,孩子已經8歲了,可以騎小腳踏車了,就算一開始騎不好,但慢慢就會騎好,你帶大兒子,又帶孫子,小孩子成長有多快,這方面你經驗比我足。
這個車子也不貴,孩子答應我會好好保護的。而且,我也聽你的話,今後不會孩子要什麼就給他買什麼,要讓他們知道錢來得不易。」
強勢的人,最好面子,也都是順毛驢。
同樣一件事,當我們摘掉審判的耳朵,堅持自己的立場,感知對方的需求,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並提出可行方案時,事情就會朝良性的方向轉變。
親愛的,我所有的回信,都不願給當事人貼個標籤,然後一味審判。
我希望,我能看見讀者的需求,感受讀者的困境,並和讀者分享一些實用的方法。
建議你,下一次,當你加班想和同事一起吃飯時,提前給婆婆打個電話,告訴她少做一點飯,你要在外面吃,並感謝她幫你照顧孩子。
當你想買自己喜歡的衣服時,大大方方地買,不管婆婆是喜歡還是討厭,你都記得,這是你自己的喜歡,別人有權討厭——
喜歡是你的權利,討厭也是別人的權利,你捍衛自己的權利,但不能剝奪別人的權利。
這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識。
最後,願你當一個勇敢但不完美的抗爭者,溫和又堅定的溝通者。
要知道,你的反抗,你的鬥爭,你的溝通,不僅能夠療愈你內心受傷的小孩,也是給你身邊的小孩做榜樣,讓他們從你身上,習得母性的柔韌力量:
沒有金剛之怒,不見菩薩慈悲。
只有金剛之怒,就永遠修不到慈悲。
當個大地一樣結實慈悲的女子,孩子們會站在你的肩頭,長成一樹樹花開。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