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刷牙,可是兒子還是蛀牙了……

1

  小胖的牙齒、眼睛都是我很重視的,基本每半年都會去醫院檢查一次。

  半年前,我剛給小胖檢查過一次牙齒,一切安好。

  然後前幾天,他和爸爸從新疆回來,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小胖跟我說牙齒那肉疼。我拿著手機一照,好傢伙,似乎有個洞。

  當時我就驚呆了,半年前才查過啊,立馬約醫院,一查,嗯,果然有了齲齒。

  小孩子的齲齒真的來的太快了,去醫院和醫生聊完,才知道,形成齲洞,成人需要1年半到2年,兒童只要3~6個月。

  醫生說有些孩子,半年查一次都不行,三個月就得來看一下。

  而且小胖平時不怎麼吃零食,糖果和甜食也都是非常克制的,但這次仍然有了齲齒。

  可能的原因就是,自從爸爸開始負責給他刷牙這個任務之後,爸爸給孩子刷牙的方式和使用牙線的方式都不太細緻認真,尤其前陣子他帶著孩子去新疆玩,吃甜食比平日放縱,但牙齒清潔卻沒有跟上,最終給了細菌“絕地反撲”的機會。

  所以,哎,別以為牙也刷了,糖也不吃了,牙線也用了,就沒有齲齒了,但凡使用的姿勢不對,齲齒仍然會找上門來。

  一開始,我老公還有點委屈,說給小胖也堅持刷牙和用牙線了啊。

  結果,醫生從小胖牙上面摳出一些白色黃色的軟垢,說你們半年前剛給孩子洗過牙,如果認真刷牙了,就不會有這麼多軟垢。

  軟垢就是食物殘渣和細菌的混合物,長期得不到徹底的清潔,這些細菌就會分層排列,各自分工,通力合作,形成的一種特殊的三維立體結構,也就是所謂的牙菌斑。

  牙菌斑是黏附在牙齦和牙齒的點隙窩溝內,注意啊,因為是黏附,所以不是漱口能清潔掉的,靠的就是認真的刷牙+使用牙線。

  不是說刷牙就行了,錯誤的刷牙方式也會導致牙菌斑清潔不到位,他們本身防禦能力就很強,一旦有機會,就會強力破壞牙體組織。

  所以,想要保護牙齒,一定一定得正確刷牙+正確使用牙線,記住,這兩個都是必須做的。

2

  先說刷牙。

  目前大家比較認可的刷牙法是巴氏刷牙法,這個刷牙方法最關鍵的幾個點:

  第一是刷毛和牙面(牙齦)呈45°角。

  第二,刷牙的時候重要點更多的放在牙齒根部和牙齦上,(很多錯誤的刷法是刷毛只刷在牙面上);牙齒和牙齦間的縫隙死角是最容易藏菌納垢的,所以刷牙的時候一定要以合適的力度把刷毛伸到縫隙裡仔細刷。

  第三,每顆牙都要刷,牙刷的刷毛一般覆蓋2-3顆牙齒,至少刷5-10次,一副牙刷大概3~5分鐘。

  第四,如果刷牙牙齦出血,並不是刷牙刷的太重了,而是牙齦發炎,此時更需要做好清潔,牙齦不發炎就不會出血了,如果反復出血,可能是牙齦周圍堆積了結石,需要及時看牙醫,必要時候洗牙。

  刷上牙時,牙刷向上,與牙根呈45度角,刷上牙外側時,刷毛一半蓋住牙齒的部分,另一半蓋住牙齦的部分,動作輕柔,從上往下。

  刷上牙內側時,儘量使全部刷毛接觸牙齒。

  刷下牙時,牙刷朝下,與牙根呈45度角,下牙內外側要從下往上。

  刷上前牙內外側時,把刷柄豎起,讓刷頭前端的刷毛挨到牙齒,拂刷時從上往下和從下往上。

  咬合面可以像拉鋸一樣前後短距離來回刷,稍微用點力把窩溝裡的殘渣刷乾淨。

3

  說完刷牙,說一下牙線的使用。

  注意,牙線不是“備胎”,是必須得用。

  原則上,孩子有牙縫有可以用了。不過小寶寶如果使用牙線容易刮到牙齦得話,可以等孩子牙齒陸續長出,牙齒和牙齒碰到一起時再用。

  像我媽那一輩,都還對使用牙線很抵觸,他們認為牙線會讓牙縫變大。

  其實不是這樣的,牙線並不會讓牙縫變大,之所以有這種錯覺,是因為牙縫之前被髒東西蓋住了,用牙線把髒東西清潔乾淨後,它暴露出來,才感覺好像變大了。

  根據美國牙科學會(ADA),用牙線清潔藏在牙縫裡的食物殘渣和細菌,能有效降低得齲齒的幾率。這是因為:

  牙齒有五個面,外側面、內側面、咀嚼食物的面,還有和旁邊牙齒相鄰的兩個側面。

  前三個面都可以用牙刷清潔,但面和麵之間的縫隙,刷牙是刷不到的,只有牙線才能清理乾淨。

  很多人給孩子用牙線,都是牙線棒。但其實牙線棒的效果並不如牙線,因為牙線可以C型環抱牙齒,將輔助在牙齒根部和牙齦地方的細菌給清除掉,而牙線棒很難C型環抱住牙齒,只能直上直下。

  正確使用牙線的步驟是:

  第一,用兩中指繞起牙線。

  第二, 輕柔地在牙齒間移動牙線。

  第三,輕柔地沿牙齒根部和牙齦結合的地方移動牙線,以清除牙菌斑及食物殘屑。

  第四,使用牙線時,應一個牙齒一個牙齒地進行。每移動一次需換用一段尚未用過的牙線、防止細菌的重複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牙線是一次性使用產品,用完一次上面就沾滿細菌了,所以不可以反復使用同一根牙線。

4

  我猜看到這裡,有讀者會讓我推薦牙刷和牙線。

  傳統牙刷,建議買小頭、軟硬適中、刷毛頂端磨圓度好(磨毛牙刷)的牙刷。

  牙線,就看個人喜好了,我比較喜歡扁牙線。

  對了,最後我還要提醒一個被家長忽略的點,那就是孩子時不時的吃零食,包括我們以為的健康零食,比如堅果,水果,即便是健康零食,也不建議頻繁的吃,可以一次性吃完,而不是一會吃一口,一會吃一口。

  因為當我們吃完食物之後,口腔內的致齲菌就開始活躍,產生酸腐蝕牙齒,而吃飯的時候我們的唾液會大量分泌,幫助清潔,抑菌,抗酸和堅固牙齒。

  但如果三餐之間總是不停的在吃東西,那麼牙釉質暴露於酸性環境的時間增加,就會增加患齲齒的風險。

  所以這次檢查之後,我也長了記性,就是不要以為健康食物就可以多吃,也是要注意進餐時間,最好減少吃零食的次數。

  最後再強調一下,無論是刷牙,還是使用牙線,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否則就是沒用,沒用,沒用!!!

  小胖慘痛的教訓,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