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吃出重度貧血上熱搜!剩菜剩飯還能吃嗎

今天, #女子長期吃隔夜菜重度貧血暈倒#的新聞沖上了熱搜第一。

本來隔夜菜的名聲就不好,現在又出來個“吃出重度貧血”,更加搞得人心惶惶。

可是,誰家還沒吃過隔夜菜呢?新聞裡胡女士的貧血,真就是隔夜菜的鍋嗎?

先說答案—— 隔夜菜還真不負主要責任(文末有 安心吃隔夜菜小貼士,別錯過)。

這條新聞下面的熱評第一,矛頭直指隔夜菜“含亞硝酸鹽”、“長期吃致癌”。

隔夜菜是會有亞硝酸鹽不假,但問題是—— 新鮮蔬菜裡也有亞硝酸鹽啊。

蔬菜在生長過程中,自身就會生成一部分亞硝酸鹽。不管隔不隔夜,這些亞硝酸鹽都是存在的。

而且,成人想靠吃隔夜菜把亞硝酸鹽吃超標,還真有點難度。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 JECFA (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的規定, 每天攝入的亞硝酸鹽,只要不超過 0.07mg/kg 體重,都屬於安全範圍

以炒青菜為例,放置 48 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約為 1.13 mg/kg。

也就是說,一個 100 斤的成年人,要在一天之內吃下  6 斤多“隔夜菜”(還是放了 2 天的),亞硝酸鹽才會超標,這肯定不現實。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亞硝酸鹽中毒,影響的也是血氧運輸能力,並不會導致貧血。

“吃隔夜菜吃成貧血”背後,其實另有門道。

經過醫生診斷,胡女士患上的貧血類型叫 “巨幼細胞貧血”,這種病的病因是體內缺少 葉酸維生素 B12,它們和鐵一樣,是重要的 “造血原料”

那麼,缺葉酸和維生素 B12 和吃隔夜菜是什麼關係呢?

仔細看新聞就會發現,胡女士為了方便,都是一次做 2 天的飯菜,也就是說這些飯菜可能要 反復加熱 2、3 次,問題很可能就出在這裡。

要知道, 天然食物裡的葉酸比較脆弱,在烹調過程中很容易破壞流失

第一次加熱的時候,葉酸可能就已經“團滅”了,更不用說後面再一遍遍熱了(大家備孕的時候,肯定都吃過葉酸補充劑,也是因為這種方式更“保險”)。

至於維生素 B12,在加熱過程中也會有一定損失。

不過,如果只是經常吃反復加熱的隔夜菜,不太可能嚴重到導致貧血。讓胡女士貧血的“主謀”,其實在原視頻中就有提到—— 肉類攝入量少

雖然“素食主義”現在很流行,但純素食也存在諸多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容易缺乏維生素 B12。

畢竟, 維生素 B 12  的最主要來源,就是肉、蛋、奶這些動物性食物,而植物性食物裡則幾乎不含維生素 B 12

(PS:動物性食物的鐵含量也很豐富,而且其中血紅素鐵含量高,比植物中常見的非血紅素鐵更好吸收,可以幫助預防缺鐵性貧血。)

至於葉酸,雖然在素食裡含量也很豐富,但總體上還是比不過 動物肝臟

也就是說,胡女士缺乏葉酸和維生素 B12,一方面是因為反復加熱隔夜菜,導致營養流失;

更重要的,還是純素食的習慣,導致動物性食品攝入不足,從源頭上能獲取的葉酸、維生素 B 12  就很少

這種情況下,就算營養不流失,也還是不夠的。

所以 胡女士貧血的“主謀”,並不是隔夜菜,而是飲食不均衡!

要想遠離貧血、保持健康,飲食還是要多樣化,各種禽、肉、蛋、奶、魚都安排上。

在此基礎上,少吃剩菜、多吃新鮮菜當然更好。但偶爾熱熱隔夜菜吃,也別太擔心啦!

最後給大家奉上 安心吃隔夜菜小貼士👇

⭐剩菜還有餘熱時就放進冰箱,不給細菌繁殖機會;

⭐不同的剩菜分開存放,密封衛生保存,避免交叉污染;

⭐吃之前回鍋充分加熱,100℃ 保持 3 分鐘以上(可以用小火或者蒸);

⭐加熱不要超過一次,剩菜的“剩菜”最好扔掉;

⭐家常炒菜理論上可以冷藏 2~3 天,但最好給孩子吃新鮮的(密封冷凍的輔食複熱之後可以放心吃)。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