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孩子的面做這種事,危害超出你的想像!
前幾天到朋友家做客,她在臥室客廳來回跑,接連換了幾套衣服,讓我給意見,完全不顧及她五歲的兒子在場。
當時我下意識地去看小男孩的反應,但他反應平平,一個勁地跟著媽媽屁股後面跑。
說實話,這個場景讓我很是不舒服。
自打蛋蛋三歲後,我再也沒有當著孩子的面換過衣服。
即使之前孩子太小,一人照顧不來時,我也會儘量避著孩子,包括給蛋蛋洗澡,都由家裡男性長輩代勞。
而且對女兒菲菲,我也不會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
為的就是想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以及做好性別教育,保護孩子與大人的隱私。
唯恐自己一不小心的言行偏頗,會給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1
影響建立孩子的隱私觀念
有句話是說:“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這句話透露的,就是父母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力。
加之孩子本就模仿力極強,一些當著孩子面做了幾次的行為,他們很快就能模仿上。
看爺爺吃飯砸吧嘴,自己也有模有樣地吧唧吧唧的;
聽見爸爸說髒話,他轉頭就沖著爺爺奶奶喊......
這也提醒家長們,莫要小看“當孩子面換衣服”這件事,孩子照樣有樣學樣,在家裡、甚至在外面,直接脫衣服。
最後只會導致一個結果:
孩子不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也會影響他們建立隱私意識。
記得閨蜜曾分享過類似事件:
有一天,她上班時突然接到女兒幼稚園老師打來的電話。
老師告訴她,外出遊玩後本想帶大家回去換衣服,結果閨蜜女兒直接當著大家面,脫了衣服。
當時,所有人目光都望向了她。
老師反應過來立即幫她穿好衣服,回去後和閨蜜女兒交流了一下,但她顯得有點懵,脫口而出:
“媽媽在家就這樣啊......”老師這才打電話給閨蜜。
聽完後,閨蜜有點後悔和迷茫,沒想到自己在家無意識的行為,對孩子影響這麼大。
而且孩子上幼稚園之後,她基本上也開始注意自身行為,沒當孩子面換衣服,沒成想影響這麼遠。
其實,家長真不要小瞧孩子學齡前時期,老話常說三歲看大,足以說明出生頭幾年對孩子的影響力。
一般來說,0-6歲階段幼兒的大腦正處於活躍的黃金時期,有著超強的模仿能力。
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可以模仿父母的說話內容,可以模仿奶奶拿錢,老頭駝背走路......
那麼,對應到媽媽當孩子面換衣服的行為,定然也在孩子大腦中產生了很深的印象。
這個時候,你還會覺得孩子當時還小,自己的行為毫無危害麼?
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小,就漠視、忽視......因為在孩子教養一事上,從寶寶出生後,就已經開始計時。
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切莫因小失大,給孩子人生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2
影響建立孩子的界限感
近幾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界限感反復被討論。
因為諸如父母缺乏界限感的事例比比皆是,每一次被熱議,都會讓大眾震驚。
之前黃磊給5歲女兒洗澡,被很多人議論行為不妥當,要注意男女有別;
演員李國麟,用親嘴的方式給15歲的女兒送生日祝福,引來大眾爭議......
更有甚至,女星狄鶯12歲才給兒子斷奶,每晚讓兒子摸胸入睡,一直到兒子15歲.......
一樁樁、一件件,都透露出父母在處理與孩子關係時的情感失控。
或許在有些父母眼裡,家長與孩子之間表現親密點無可厚非。
但你們知道麼?父母這種缺乏界限感的行為,會影響孩子性格形成乃至未來發展。
比如從小沒有建立好界限感的孩子,長大後,也容易把握不好與身邊人之間的界限感,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
知乎上有位女網友傾訴過自己的困擾,她和物件已經走到訂婚這一步。
但物件與婆婆間的相處,讓她產生困惑。
有天,婆婆試新衣服衣服,當場有她對象和她,但婆婆就當著他們的面脫衣服,套裙子。
還有之前婆婆在洗手間洗手,物件直接進去上廁所。
對此,女生感到很不舒服,和對象溝通後,他只覺得女生小題大做。
說實話,但凡思維正常的成年人,都會認為此舉有失妥當。
而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男生能說出“小題大做”話語。
想必這位母親在孩子幼年時期,沒少當著他的面換衣服、上廁所......
我不知道女孩後續會如何與婆婆溝通,但倘若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勢必會影響她與男生的關係。
為了避免諸如此類的事發生,家長要時刻做好行為示範,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界限感。
不要讓孩子跟著自己“觀念扭曲”。
恰如周國平先生所說,愛,可以親密,但不能無間。
因為缺乏界限感的愛,是對孩子未來人生的一種慢性“戕害”。
3
影響孩子的性別教育
都說三歲是個坎,是孩子性別教育的一道分水嶺。
深以為然,有相關研究表明:
3至5歲是幼兒性別意識發展的敏感期,大部分的孩子3歲以後逐漸開始認同自己的性別,明白男生跟女生身體上的不同。
這個時候,是家長們做性別教育的最佳時機,慢慢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
告訴孩子男生、女生的區別,並教會他們保護自己隱私。
除此之外,家長也要做好以下幾件小事——
五不做。
1、到了一定年齡,家長不要給異性寶寶洗澡,尊重孩子的隱私;
2、親人間表達親密,不要與孩子對嘴親,無論是對衛生方面,還是性別教育方面,都不利;
3、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
4、到特定年齡,不要再與孩子同床睡,與孩子分床、分房;
5、不要帶大齡寶寶,到異性公共浴室、廁所,對孩子和他人都造成困擾。
......
如此循序漸進,才能逐步做好孩子的性別教育,建立孩子的界限感,讓他們成長更出色!
4
一直認同一句話:父母之愛,對於孩子,有時候收比放更重要。
因為,這種愛一旦愛缺失了尺度和界限,就會轉化成傷害孩子的一把利刃。
要想孩子成長為一個三觀正、品行良好的人,父母要做好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給孩子更多的精神力量。
總之,家長們要堅信——
對孩子最好的愛,是一種得體的退出,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保持一定的界限感。
惟其如此,才是對父母子女一場緣分的最好詮釋!